《金融投资报》:精解十三条华尔街家训(一)
(载于2016年6月25日《金融投资报》第12版,系《心灵交易的秘密》一文节选)
编者按:华尔街家训是有范围的准则,因此一定也有失效的时候,但西方金融界忽略了“人”这个最根本的载体。交易者只有把日常生活中人格的修正用到金融上,以德兼术,才能获得金融交易真正意义上的成功。本文节选自资深投资人单中谦所著《心灵交易的秘密》。
■单中谦
华尔街家训历来被认为是在金融行业生存并取得成功所遵循的原则,据说要把它们都列出来得用上200多页的篇幅。现在就从中摘出十三条来看一下。
1.止损,止损,止损!
2.分散风险。
3.避免买太多股票。
4.有疑问的时候,离场!
5.忘掉你的入场价。
6.别频繁交易。
7.不要向下摊平。
8.别让利润变成亏损。
9.跟着股市走,别跟朋友走!
10.该卖股票的时候,要当机立断,千万别迟疑!
11.别将“股价很低了”当成买的理由,也别将“股价很高了”当成卖的理由!
12.定好计划,按既定方针办。
13.市场从来不会错,你自己的想法常常是错的。
华尔街家训是针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,具体应用要灵活,不能一概而论。否则会发现,在实际交易过程中,它们彼此之间往往自相矛盾,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神奇。比如:“分散风险”与“避免买太多股票”相抵触,“有疑问的时候,离场”和“该卖股票的时候,要当机立断,千万别迟疑”好像说的是一件事情。
“让利润继续放大,让止损立即止损。”这是混迹于金融界的人们所熟知的一句话。“让利润继续放大”是贪心的体现,“让止损立即止损”则是恐惧的体现。但当交易者恐惧的时候,他会立即止损。反之,当利润来了以后,他也会因为自己的恐惧而持不住仓,提前出场,因为他的脑子里有着太多的“有疑问的时候,离场”的想法。这么看,止损和放大利润也成了一对矛盾的家训。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止损,什么情况下放大利润,到底应该如何把握?
之所以出现以上这些问题,是因为华尔街家训中缺少一个重要的因素——人,即交易者本人的性格、心态、情绪等对交易造成的种种影响。
一个成功的金融交易者,其性格本身即是矛盾的。巴菲特就是一个矛盾的人,既精明有时又富有童心;既深爱着他的妻子,即使他的妻子另有情人,也不与之离婚,但同时他们又是长期两地分居,不生活在一起。
只有具有矛盾性格,又能将内心中的矛盾圆融地处理好、能承载的人,才能做好金融交易。水火相济,并不是水火不相容。
性格非常完美的人:当市场走得很完美的时候,他可以取得大幅盈利;而当市场走得不完美的时候,心一沉下去,则容易狂亏。
性格特别平和的人:这种平和往往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——当资金量小的时候,他可以做得很好;当资金量大到超过心理承受的度以后,很可能一下子崩溃。
性格偏于领袖型的人:总想控制市场,让市场听从自己的指挥,当市场不按自己意志走的时候,就陷进去了。因此,也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——进场就亏,咬牙再进,又亏,再进,还亏……最后输光了钱,不进场了,这时发现市场走对了。
性格偏于活跃型的人:平时对什么都无所谓,整天快快乐乐的,反映到交易中,则是该进场的时候没进场,该出场的时候又没出场。交易亏了觉得无所谓,可是等到爆仓的时候,着急了,开始怨天尤人,埋怨怎么会这样。
因为每种性格都各有利弊,也都有各自的局限,所以,日常对于性格的培养,要注意不能太偏激、太极端,应是该完美的时候完美,该平和的时候平和,该活跃的时候活跃……也就是心柔似水,市场怎么变就跟着怎么变。
这是心灵交易的核心。
(单中谦,资深投资人,更多文章详见微信公众号“美学哲斋”)